特朗普威胁征收“对等关税”,美国贸易政策将如何演绎?

特朗普威胁征收“对等关税”,美国贸易政策将如何演绎?

有事您说话 2025-02-11 行业报 6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上任半月有余,其贸易政策也陆续出台。分析师表示,迄今为止这些政策对全球经贸的影响有限,考虑到美国国内分歧、通胀高企等情况,短期内关税战全面升级的概率较低。

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他还表示将考虑对汽车、芯片和药品征收关税。

此外,7日,特朗普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时放话称,将在下周宣布对所有对美国产品征税的国家实施“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措施,消息可能会在10日或11日发布。

就规模而言,特朗普2.0版关税影响已经超过上轮。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对界面新闻指出,目前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同时剑指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涉及2万多亿美元商品,其规模已经远超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

2023年,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总额约为1.7万亿美元,同期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额约为7000亿美元。

特朗普威胁征收“对等关税”,美国贸易政策将如何演绎?

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发布后,三国先后宣布了反制措施。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当天表示,她已经指示经济部长启用此前准备的“B计划”,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加拿大政府2日表示,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4日,中国商务部、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对美方实施多项反制措施,包括: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15%关税;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对等关税”落地存在变数

“对等关税”是指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率相同的关税。比如,特朗普曾多次提到,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的10%关税水平明显高于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2.5%关税。

华泰证券分析师易峘认为,该关税落地可能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对等关税”可能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印度、巴西、越南、韩国等;另一方面,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已被美宣布加征关税,但特朗普已暂缓一个月执行对墨、加关税,并暂时恢复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显示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可能并未做好全面加征关税的准备。

“基于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底层逻辑是‘美国优先’,即推动贸易平衡、制造业回流和平衡财政,所以(美国)或仍需要在全球较大范围内加征关税。然而,考虑到美国目前政策主要聚焦在内政,如移民、改革政府机构等,且相关内阁成员未完全确认、到位,所以快速落地对个别国家/地区加征高税率关税的可行性较低。”易峘表示。

德意志银行上周在一份研报中表示,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更像是一个交易者,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投资者,他看重的是战术上的胜利。如果是这样,他可能会设定一个相当严格的止损额。此外,美国国会及商业团体的需求将促使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回归更经典的共和党立场。

此外,分析师认为,美国国内高企的通胀也是特朗普大范围升级关税战的掣肘。

银河证券宏观团队指出,本轮加征关税的幅度与特朗普去年11月在社交媒体上所提及的内容基本一致,主要目的是兑现特朗普竞选期间的承诺,对选民有所交代,并向全球宣告“大棒+谈判”的美国优先模式回归。在潜在的再通胀和高利率压力下,美国短期内进一步加征关税的概率较低。

美国通胀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持续下行后,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出现暂停放缓的迹象。2024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季调后环比上涨0.4%,创9个月新高。1月2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美联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删去了“通胀向委员会2%目标取得进展”的表述。

摇摆不定的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其关税政策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频繁、多变。

就在关税新政生效前一天,即2月3日,特朗普在分别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通话后宣布,暂停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其实施时间推迟到3月4日。观察人士认为,这与加、墨两国提出的新边境安全计划有关。两国均同意加大力度,打击非法移民和毒品问题。

对华政策方面,特朗普在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的同时,取消了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但上周五,他签署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暂时将继续允许来自中国的低成本产品包裹免关税进入美国。

南华期货认为,和其第一个任期相比,特朗普现在对关税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之前的“先谈判再落地”变成了“先落地再谈判”。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表示,特朗普2.0版关税政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第一类是用于谈判的手段,这主要针对加拿大、墨西哥,旨在施压两国协助解决移民问题;第二类是用于平衡贸易赤字、逆转离岸外包为目的,这主要针对欧盟和日韩等国;第三类是增加财政收入,以及着眼更长远目的的国家战略型关税。而美国对华关税的动机则更复杂,混杂了平衡贸易、谈判需求、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等多个目的。

“接连不断的行政令、左右摇摆的决策变化,让市场感受到关税、甚至广义上特朗普2.0政策框架似乎越来越模糊。”民生宏观表示。

他们进一步表示,模糊和混乱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声音太多”,不仅是特朗普本人,他的众多幕僚、“知情人士”都乐意透露对于关税的观点和想法。但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特朗普2.0的核心团队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以国务卿马尔科· 鲁比奥、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等为代表、主张贸易强硬的传统经济民族主义者;有以埃隆·马斯克为代表对大规模迅速征关税持反对意见的新兴商人势力;也有以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为代表、主张温和有序加征的中间平衡派。

特朗普2.0版关税迄今影响有限

从金融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似乎对特朗普关税威胁有所脱敏。昨日特朗普表示对所有输美钢铝征收25%的关税后,当天美元指数微收涨0.2%,美股集体收涨,其中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6%,创两个月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经过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双方都降低了互相的依赖程度,针对单一国家的关税政策的经济冲击正在逐步减弱。

根据英国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测算,目前中国进口商品占美国进口总量的13%,大幅低于2018年前22%的水平。本次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将导致美国整体有效关税税率上升约1.3个百分点至3.7%。

银河证券指出,2024年美国占我国出口份额为14.7%,本轮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增速整体拖累约为1.2个百分点,影响有限。在以下三方面因素支撑下, 2025年我国出口有望延续增长态势:一是全球复苏进程平缓,贸易延续上行态势;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三是出口地区多元化,去年中国对欧盟、美国、日韩等市场出口金额占比分别较上年回落0.4、0.1和0.8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金额占比则上升了0.9个百分点,对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出口占比共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

银河证券还表示,本次美国加征关税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冲击也将弱于2018年。一方面,由于特朗普前期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要加征关税,市场预期十分充分;另一方面,当下人民币面临的环境与2018-2019加征关税时期已显著不同:其一,当下美国仍处于降息周期,而2018年美国处在加息周期;第二,从国内来看,本轮中国财政扩张开启的时间更早,目前中国政府债务成本低于经济增速,政府债务使用效率较高,财政扩张对汇率构成支撑;第三,当前中国的出口部门表现更加强劲,经常账户顺差对于人民币汇率也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罗振兴在采访中提到,对于观察美国贸易政策来说,一个关键的时点是即将出台的贸易调查报告。

特朗普在上任之时签署了一份题为“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总统备忘录,指示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部门着手评估美国贸易政策,并在4月1日前提交。观察人士认为,这份报告或许会释放出美国是否会实施更广泛关税的信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本文标题:《特朗普威胁征收“对等关税”,美国贸易政策将如何演绎?》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