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为何坐不住、等不起了?

长三角观察|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为何坐不住、等不起了?

喂你背我 2025-02-12 实时报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头顶“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光环的南京江北新区,坐不住、等不起了。

2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用一天时间深入江北新区调研,并召开会议研究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意见的具体举措。

周红波指出,省委省政府对江北新区发展寄予厚望、给予大力支持,为新区加快新一轮赶超跨越提供了难得机遇。新区上下要不负重托,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切实扛起国家级新区的使命担当,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级新区通常被看作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目前全国共有19个国家级新区,它们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潜力巨大、势能强劲,能否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变道超越,事关南京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逆势突围,赢得发展主动权。

长三角观察|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为何坐不住、等不起了?

江北新区 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图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但区域贡献度有待提升

南京江北新区于2015年6月由国务院批复设立,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浦口区、六合区部分区域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根据国务院批复,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平台”,即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2019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南京片区面积39.5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江北新区范围,江北进入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发展新时期。

据南京日报报道,截至2023年,江北新区三大优势产业、三大新兴产业实现营收超5000亿元,新增经营主体2.5万家,新增独角兽、培育独角兽数量全市第一,百亿级项目及跨国公司总部项目实现新的突破。

当下,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据南京江北新区官网披露,经过七年多发展,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投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

数据显示,2022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28.47亿元,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8.6亿元,经济增速并不算亮眼,GDP在全市的占比为15.5%。而天津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天津的比重超过30%,而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分别占重庆、成都的比重达15.5%、20.1%。相比之下,南京江北新区区域贡献度有待提升。另外,该区部分片区产城融合不足,交通、教育、医疗、生活等配套滞后也时常引发热议。

江北新区若能争先进位,对南京来说将是值得期待的“发展变量”。

去年9月公布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江北新主城纳入中心城市范围,地位与江南主城并驾齐驱,并明确将其作为南京提升能级、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核心承载区,按照不低于江南主城的城市建设标准和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主城。

市委书记称“等不起、慢不得”

今年1月15日,江苏印发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要求江北新区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到2027年,经济总量占省、市比重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集聚人口300万人,现代化新主城形象持续提升;到2030年,经济总量力争突破5800亿元;到2035年,经济总量力争在2023年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建成具有显著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现代化新区。围绕上述目标,明确了构建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等十六项任务。

春节后上班的第三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便深入江北新区调研走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并召开会议研究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意见具体举措。

长三角观察|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为何坐不住、等不起了?

周红波在江北新区调研。“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

会上,周红波用四个“怎样”为江北新区划出工作“重点”:紧扣“三区一平台”定位,深入思考谋划怎样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发挥优势,怎样在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中找准切入点,怎样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中取得新成效,怎样在制度型开放和深层次改革中展现新作为。他说,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埋头苦干,切实扛起使命担当。

他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创新引领功能和产业集聚水平,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要提升对外开放功能,放大“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叠加效应,在重点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增强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要加快新主城建设步伐,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围绕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建设高标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枢纽节点功能、城市配套功能,集中力量聚人气增活力,让城市更加宜居、韧性、智慧。

“努力在全市打头阵、当先锋”

“江北新区将面向全省全市优选干部建强队伍。”2月5日,在2025年南京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发言时表示,该区将鲜明拉开考核差距,奖优罚劣,全面浓厚干事创业氛围,努力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陆卫东表示,今年,江北新区将深化“四大行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聚焦“六大重点”,全面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和江北新主城建设,努力在全市打头阵、当先锋。“四大行动”的具体目标包括全年新开工省、市、新区重大产业项目5、15、134个,均增长50%以上;全年就地转化科创项目120个,引进落地300个;新签约项目800个,新增50亿元以上5个、关键牵引项目6个、10亿元以上30个、亿元以上400个等。“六大重点”则包括全面提速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全力实施龙头企业壮大、骨干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聚焦发力新主城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强区建设等。

发展的紧迫感,在江北新区“新春第一会”上得以进一步传导。据南京江北新区官网消息,2月6日,南京江北新区举行2024年度综合表彰大会,动员和激励新区上下进一步见贤思齐、勇争一流,以崭新姿态、昂扬斗志投入到各项紧张工作中去。

陆卫东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新区把握省市出台支持意见风口,全力巩固和发展持续向好态势、交出新区获批十周年圆满答卷的奋进之年。他说,要做好全年工作,必须高点定位、奋勇争先,在服务大局中强信心、担使命。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要自觉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切实以一流的目标和干劲创造一流的业绩,确保新区各项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

他还说,必须快字当头、紧字当先,在新年开局冲刺中强担当、展作为。要锚定一季度经济各项目标任务,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抓快干、日夜奋战,确保一季度各项工作全面超往年、超预期,努力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争取主动权、打下硬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本文标题:《长三角观察|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为何坐不住、等不起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